——外国语学院开展系列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乡村振兴风尚,外国语学院“青马·逐梦”实践团于7月4日至7月10日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
用心参与分类共容呵护绿色
垃圾应该去哪里?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团结合理论知识,利用当地垃圾分类投放点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并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单,引导他们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宣讲活动的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推动垃圾分类进乡村,建设乡村绿色生态贡献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助力健康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实践团通过走访交流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此外,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发放了文具、书本等慰问品,以此勉励他们好好学习、自强不息。针对留守儿童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实践团对孩子和家长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讲解,并宣讲了解决方法,给予了当地留守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
安全绝无小事,防患始于未“燃”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更应该从小处做起。实践团在青羊镇农贸市场为居民开展了消防安全宣讲,志愿者结合社区居民生活实际情况,详细讲解了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方法、火灾防控基本知识与火灾事故自救及逃生方式。志愿者亲切热情的宣讲方式获得了当地居民的一致赞扬,并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宣讲让自己获益匪浅。
普法宣传进乡村书记慰问暖心怀
实践团通过进社区、进门店等方式积极开展送法入户活动,结合案例、现场答疑的方式向居民科普法律知识。宣讲过程中,青羊镇党委书记张德政和办公室主任宋文对宣讲的志愿者们进行了亲切慰问并加入宣传普法,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群众的法治意识,有效推动了法治乡村建设。
防诈骗宣传进社区,安全意识入人心
“各位嬢嬢叔叔、爷爷奶奶们,你们是不是经常会接到这样类似的电话或短信?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热闹的农贸市场中,志愿者手持喇叭举出一系列常见的诈骗话术,说着流利的重庆话进行防诈骗宣讲。不少诈骗分子打着“免费体验体检”“免费专家”的幌子来骗取老年人钱财这一现象层出不穷,志愿者着重强调,倘若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更不要过于相信保健品的功效。
红色基因永相继,党史故事代代传
红色支教,教学相长。实践团志愿者在党史故事宣讲中向孩子们讲解了建党历史故事、国旗和党旗的由来和旗帜上图案象征意义,以及涪陵区烈士李蔚如的故事,激励孩子们不断学习党史,怀抱爱国之心,让党史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接续奋斗谋振兴,新征程上谱新篇
同心助力振兴之梦,党心引领共创未来。志愿者多角度全方面为社区群众进行了二十大乡村振兴精神宣讲,宣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及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结合青羊镇实际,以引导更多居民投身家乡乡村振兴之中,再次吹响二十大精神号角。
此次三下乡系列宣讲涉及环保、法治、心理等多维度,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营造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良好氛围。无论是身体力行的线下调研,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还是声情并茂的各式宣讲,“青马·逐梦”实践团的脚步永不停歇,我院学子也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