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青马•逐梦”实践团对话手工结绳传承人
(通讯员:田咏雪)为进一步了解手工结绳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内涵,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的作用,7月9号上午,我院“青马•逐梦”实践团非遗传承组成员们对涪陵区青羊镇手工结绳传承人杨立伟进行了专题访谈。
访谈中杨立伟详细介绍了手工结绳的起源、文化背景、基本技法及制作要求。谈及结绳作品的品质,她说到制作材料丝线的质量和制作人手的灵巧度和熟练度是最关键的因素。
关于手工产业化发展问题,杨老师表示,因智能化生产不断扩大,相较于手工技艺耗时长、产能低的特点,更多人愿意选择机器产品,手工编织的生存面临着极大挑战。此外,技艺传承在于传承人的培养,而学徒数量较少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要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我们编织的是兴趣,更是一份情怀。”她分享了“一根绳背后的力量”故事,曾有位学徒患有肾综合症,但通过编制结绳赚取收入,不仅治好了病,提高了家庭经济条件,还改变了她的性格。
随后,杨老师现场示范了编制手工结绳的过程。一个燕尾夹、一个挂钩、4根丝线就是全部材料和工具,通过揉、捻、拉等手法,将一根根丝线从分散到交织,精美的纹路让成员们领悟到了非遗文化之美,也感受到了杨老师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此次寻访非遗文化活动,成员们对手工结绳非遗文化有了更深了解,体会到其文化魅力的同时,更认识到非遗传承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坚定了探索和发扬中华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