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何怡然)为帮助高校学生从容面对疫情发展新变化,科学理性认识疫情,12月15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学生分散观看了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以“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为主题的抗疫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担任主讲人。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作为讲座主持人发表致辞,随后,钟南山院士通过WTO对我国“强力防控”的肯定、病例曲线图以及与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确诊人数和死亡比例的对比等,回顾了两年来我国防疫所取得的成就,他比对Omicron毒株在我国出现前后的感染人数和病死率,详细地分析了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证明了第二波患病率更高,并阐明了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致病性。
钟南山院士认为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的过程中,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他说到,在早期,冠状病毒感染部位分布在上呼吸道、气道和肺部,经过两年变异之后奥密克戎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他表示无症状不等于已发病。此外,他分析了九月以来广州、北京、重庆、郑州等城市的疫情情况,表明奥密克戎与流感二者的病死率相近。针对新冠病毒“北强南弱”的说法,钟南山院士称是缺乏科学证据,南北病毒无明显差异,这只是个例里发现的状况,对于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越晚感染症状或越轻。在谈及到有关后遗症的问题时他回应道,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但是“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的观念不可取。随后,他给出了加强个人的防护八条建议,并针对青年人应如何应对新冠做出了四点总结,告诫高校学生要谨慎对待舆情,理性看待、正确分析,从事实出发。在最后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他也给了科学、贴心的建议。
观看完讲座后,我院学子对当前疫情发展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2020级英语师范2班谭慧玲认为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要通过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科学全面认识疾病,不信谣、不传谣。岳新新认为尽管不再实行静默管理,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学防疫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龙佳说到,疫情防控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全球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就不能放松。